喜喜越來越大,除了把喜喜的健康照顧好,教養規矩與陪伴方式等,越來越多挑戰不得不去面對。

就拿玩具來舉例好了。

坊間玩具標榜可以訓練啟發能力的,越得父母歡心,可以讓小孩殺時間,又可以對她有幫助,何樂而不為?

如果為了啟發能力,在小朋友自己摸索與認識世界的步調中,刻意的加入有目的引導,讓我不得不去思考:促進了能力的提升,但動機呢最珍貴的內在動機會不會因此被扼殺了?

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,每個小朋友開花的花期不同,順著她的步調去陪伴,其實是最自然最美妙的成長過程,這樣長成的果實,也是最天然最甜美,但為了社會運作所產生的一些規準或學制,常常讓父母很擔心,怎麼會這樣我的小孩國小二年級了,注音符號還沒有認識完,但隔壁的小孩還沒有上學,五歲就會背全部的符號,經過比較,說不緊張是困難的境界。

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補習班,補能力的補習班,最能看出成效,最能安撫父母不安的心,這股熱潮流行到從小朋友還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,聽說聽莫札特會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(已經確定這是無根據的傳說),媽媽們懷孕後,開始聽對寶寶有幫助的音樂。開始會玩玩具,媽媽或爺奶就開始望子成龍,希望他不只會自己玩,還要玩出有意義的收穫,好可以更好。

 

所以開始有專家在呼籲:補習,是提升了分數,還是補壞了對學習的胃口?

 

提升能力,是很自然單純的事,但在提升能力過程,如常常太有目的性的培養,孩子寶貴的初生動機或創意,常常很可惜的被犧牲。

例:

安迪生在玩破舊的電線,爺爺看到:安不要玩那個,非常危險,你看,爺爺幫你買了這玩具,你要不要玩玩看?這玩具翻這邊會發出聲音,你可以跟著他一起學怎麼識字,很好玩吧!?

安:正在努力研究電線裡怎麼有兩條線(疑問是引發動機的開始),突然被打斷

 

留給孩子一點空間,一點時間,當一個陪伴者或參與者,不需用制定的標準來衡量/框住孩子的成長速度,當孩子享受生活的每一刻,你可以選擇加入,陪他一起玩,但不要當一個在旁邊仔細觀察,隨時要找時機給予引導的父母,但當孩子主動拋出問題,這時候你要當一個,協助及引導解決問題的父母。

 

換成例子換句煥說:孩子在溜冰場上很自在快樂的馳騁著,你可以選擇加入跟他一起快樂/享受地溜著,而不是在場外,當一個破喉嚨父母:XXX,你的身體可以再蹲低,手自然擺動,這樣可以溜得更快更穩。當孩子有興趣有動機,主動快樂的享受著一件事(這是最難得的時刻,一輩子受用的珍貴品格。) 過程中自然會去觀察或詢問,怎麼溜更好的方法,你想要孩子做的更好,自己也加入,享受其中,就是最棒的示範,小心翼翼的提醒與提示,反而會把這樣的情緒帶給小孩,讓小孩無法快樂的享受學習,真正的能力養成,往往在自己投入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。內在動機永遠比外在動機,持久與有效!

 

自己發現玩具怎麼玩的孩子,比起有很多機會接受父母給予指導讓玩法更加有意義的孩子,一個玩得比較專心及對一樣玩具玩的持久,一個玩得容易失去焦點,習慣依賴別人引導,興趣無法在單一玩具上持續太久。這就是內外在動機的差異。

 

動機重要不重要?

一個可以做大事的孩子,一開始都很普通,而且都從一個很微小的動機與行動出發。 - 四月親子天下

動機教不來,需要給孩子一點空間,很多的身教來淺移默化。

親子天下舉一個例子:

夜市裡有個流浪漢在翻垃圾桶,一個路過的媽媽對身邊的孩子說:你看,要認真念書,不然就會變成這樣。

另一位爸爸對身邊三歲的兒子說:世界上有很多人過得不好,你長大有能力,要去幫助這樣的人。

一個能力導向出發,一個動機導向出發,你,會怎麼反應?

 

同樣場景發生在加拿大的一個寒冷冬天,五歲小女孩Hanna看到感同身受,第一個想法:為什麼?

「如果每個人都分享自己的所有,就可以醫好無家可歸的人。」

起因這樣的動機,八歲他在父母的幫忙之下,成立非營利組織,號召加拿大的小孩來幫助與關心街上的流浪小孩或大人,Hanna教小朋友自己做存錢筒,義賣餅乾,親自到各學校、社區、甚至大老闆演講,至今募款超過一百萬美金。

 

有了動機,比起有能力重要,一個五歲的小孩能力也許不足大人,但有了強而有力的內在動機,驅動出來的力量,比起一直被引導、被期待有所表現的孩子,更加的震撼。

有動機,會找方法,會相信自己,會快樂的享受過程。

 

有動機的孩子,面對長大後的各種腳色,才能承諾,不會無所事事,不知自己的人生所謂何來。

 

不怕孩子能力不好,只怕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麼?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動機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動機 能力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anpo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