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沒有寫長篇文了,到這十天了,還是來交代一下這邊的生活
讓父母放心一下,又剛好是動的活動,一定要記下來,讓家鄉老爹知道我不是每天都跟電腦為伍(in fact...)
原本呢,我是非常的抗拒這個長假期去爬山
因為我想到那種腳又癢又痛的狀況,心裡就非常的害怕,運動很多種...還是有氧舞蹈跟瑜珈比較得我心阿
不用曬太陽,更可以得到很大的身心放鬆...爬山的過程根本就是訓練信心來的
整路非常的無聊,只能與自己對話,踩著石頭及土慢慢爬上去,為了追求攻頂美景與成就感的快樂
對於沒有耐心的我,真是沒有慧根的難以理解(如同我對釣魚的看法,但阿弟阿爸就很能在釣魚中得到快樂)
有些朋友問我,為什麼不去啊? 在家做什麼? 我說要接觸大自然,中央公園一樣可以享受大自然阿
爬山的累讓人難以享受大自然阿~~~ 中央公園可以快走個四小時,一樣可以讓自己汗如雨下,鬆放身心阿~~
爬山好恐怖歐~~~ 那種一直走不到,無法放棄的無力感~~~沒有攻頂前,無法得到放鬆阿
扯遠了...anyway,最後在大家的鼓勵下,傻傻的去爬山了
(火車窗往外照,窗戶有點黑)
第一次在這搭火車,metro north往breakneck ridge(斷頸山)的火車是沿著Hudson河畔行駛
一邊是山,一邊是河,一開始的路途帶來非常好的心情,整路看著無闊的河一直往紐約北邊開
好棒的鐵道遊,去程如果是坐靠河邊的方向,回程可以選靠山邊的窗戶,這樣去回,水與山都享受到了
(火車窗往外照)
路途中有一個看起來很雄偉森嚴的城堡,是西點軍校,不知道有沒有開放參加?看起來是很大的學校(灰色的建築物),很想去走走~
一小時的車程,一下子就到了~ breakneck ridge是個非常小的小站
沒有月台,就把我們放在鐵道旁,在此站下車的人全都是要去登山的,所以一路上腳程夠快的話,其實都不用怕走丟
入口處有地圖可以拿,地圖裡面可以看到有不同路線可以走,分為白,黃,紅,藍路線
從斷頸山站下車的,大都從白色線開始走...白色線可以稱作岩塊路線,一路上都是踩著石頭上山的
走的時候沒有太大感覺,只覺得往上走往上走,走累了隨時可以停下來休息,白色路線走起來非常有成就感
因為停下來隨時可以看到下面的河,其他黃紅藍路線就沒有這樣,白色線是靠河這面山的路線
往上爬可以看到河上的船越來越小,越來越小...小到看不到
也隨時可以停下來抓癢...噗不是啦,是隨時有大石塊可以野餐或喝喝水~~
此張重點在考驗眼力,有看到山腳下的白白一長條嗎? 那是火車..是好長好長的火車,好可愛的貨物火車
斷頸山各色路線走下來,回頭想想最喜歡白色的,因為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岩塊,這是第一次體會到攀岩的滋味,那種可以很專心,當下只想完成一件事的感覺,非常的美妙..
但也不要像我這樣傻氣,傻傻的就出發了,穿了一雙自以為非常棒的鞋子,結果就像這樣,走到一半發現:ㄟ~~~怎麼鞋底有點飛離了啊?
回程乾脆讓它變這樣~下次一定要穿好鞋,戴好手套,無後顧之憂的享受攀岩!!
下山選擇走黃的路線,黃的路線一路上就是黃土加上小石塊,
也是我走得最辛苦的一段路,一路上這樣下坡,腳趾頭衝撞得很痛,覺得走好久好久都感覺不到,快到山下的感覺,一直到遇到了一個老奶奶
她一個人來登山,背著五公斤的東西來做負重練習,她說兩周後他要去科羅拉多登山,所以這幾天都在自我訓練..
看著她短褲短衣不怕受傷且是一個人,我突然又有了動力..詢問了路線後又繼續往下走
他說接下來往下走約半小時會遇到一座橋,橋過後就是紅色路線,但我印象深刻的是,我們約走了一小時才看到橋,果真體力差很多,且是跟一個老奶奶比
紅色路線是這樣的小石子路,一路上大概就是健行路線,在蓊鬱的樹林中行走
想像秋天來的時候,會非常有詩意吧?! 走在落葉中的森林浴...
紅色線後轉藍色出來,藍色線跟紅色線一樣是平路的健走路線,但比較好走...是有鋪水泥的~
這是藍色線的出口,耶~~~終於看到出口了!!! 出來後右轉是往breakneck站,左轉是往cold spring站,事後知道往cold spring站應該近一點,
我們選擇回到最初的地方,大概又走了將近半小時的大馬路才到車站,往前看,就是自己之前攀岩過的白色路線的岩塊,好壯觀好感動阿~~
將近五小時的路程,終於回到好可愛小站~~ 下午沒有任何班次,下午第一班是4點57分,下次可能會選擇cold spring站回程,感覺站大很多會比較多車次(待查)
等火車的時間,就在鐵道上玩鐵道吃餅乾,或在鐵道旁的hudson河看看水看看船
整個斷頸山就是非常大自然,其實下山後,心裡想的是: 如果有茶葉蛋跟冰汽水迎接爬完山的山友,那就更完美了(滿腦子就是吃阿)
俯瞰九月的紐約Hudson上游,原來是這樣的感覺 :)